「外溢保單」正夯,哪些保戶適合投保?富邦人壽業務經理朱育輝解釋,外溢保單是由保戶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及配合保險公司規定的回報機制,從而得到現金給付、折減保費、增加保額,或其他促進健康之服務。外溢保單的誕生,讓保險從「事後理賠」,走向「事前預防」。
外溢保單問世,嘉惠許多慢性病客戶。朱育輝表示,他遇到最多的案例是,客戶有血糖異常問題,在投保一般醫療險時因為體況遭到拒保,在外溢保單問世後,這些保戶的體況反而包含在弱體外溢保單的投保範圍內可以順利通過核保,原本沒有機會買醫療險的慢性病客戶因此獲得保險保障。
其次,有不少客戶因為外溢保單贈送市價1萬8,000元的CTC(血液循環腫瘤細胞檢測)而投保,在年繳保費比檢測費還便宜的情況下,提高了客戶的投保動力,萬一經過檢測真的發現有腫瘤,也是外溢保單提供促進健康機制的正向價值。
朱育輝表示,民眾在投保時,健康狀況是保險公司評估接受與否的關鍵,體況較差的保戶通常會面臨被除外、加費甚至拒保的結果,罹病的客戶可能會為了投保而隱瞞病情產生「逆選擇」,除了讓保險公司陷入經營風險外,更可能影響社會經濟的安定。
這時,明確訴求以「第二型糖尿病患」為投保對象的弱體外溢保單,就能納入過去因慢性疾病被保險公司拒保的高風險族群,除了得到風險保障外,透過保戶自身的血糖控制狀況提供保費折扣。
此外,身體狀況相對健康的民眾在投保時也常保守觀望,自覺投保後需要用到保險給付的機率相當小,因這樣的迷思,導致風險來臨時,沒有足夠的保險提供協助。結合預防醫學概念的外溢保單,能透過投保的回饋機制,拉高這類保戶的投保意願,進而提升民眾事先預防風險的觀念。
舉例而言,投保後就提供CTC血液循環腫瘤細胞檢測,完成檢測後還可得到保費折扣,讓身體健康但有家族癌症病史或擔憂罹癌的保戶也願意投保,達到促進保戶健康、保險公司降低風險的雙贏結果。
那麼,外溢保單有哪幾種?朱育輝說,金管會針對外溢保單明確定義「健康管理回饋項目類型」有:運動習慣型和體況數值型,前者是依據保戶健走、跑步或運動等結果,後者依據健康檢查、癌症篩檢或是有無施打疫苗等。截至2023年6月,總共有13家壽險公司銷售191張外溢保單,保險公司的回饋機制又區分為現金給付、折減保費、增加保額或其他促進健康之服務。
朱育輝表示,要得到這些回饋,必須符合保險商品規定的回報方式,像是使用遠距裝置或是穿戴式設備,在期限內完成健康檢查或施打疫苗,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或有效控制體況數值,因此在投保外溢保單前,應該要先理性分析自身能否配合保單要求,以符合外溢保單設計的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