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轉型進入倒數,保險局直言「照妖鏡要來了」。金管會18日公布接軌負債會計IFRS 17準備金提存辦法,各保險公司銷售保單賺不賺錢,財報上將一清二楚,且2026年後壽險業將不能再賠本搶保費,儲蓄險將逐漸絕跡。
金管會將預告「保險業各種準備金提存辦法」修正條文,即配合接軌IFRS17的更動,會在2026年1月1日實施。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表示,接軌後主要有四大影響,一是以前都靠投資獲利,未來保險本業是否賺錢亦將呈現在損益表,且保費採逐期認列,如保險公司收進100元保費、提供為期一年保障,現在是一收到保費就全數認列,接軌後是提供服務期間按月認列,即100元要分12個月認進收入,反映在損益表,壽險公司不能再賠本大吸金。
二壽險業將主推分期繳保障型保單,儲蓄型商品將逐漸絕跡,即在接軌後注重合約服務邊際(CSM),儲蓄險CSM相對保障型低很多,甚至可能為負,若壽險公司賣過多儲蓄型保單,恐將產生較大負債缺口,就需股東增資彌補,接軌會促使壽險業務轉型。
三依各保險公司投資與財務能力,保單預定利率全面自由化。現保險公司必須依保險局公告的責準利率提存準備金,因此保單預定利率多半不會高過責準利率太多,否則會提存大量保費不足準備金,亦有增資可能,接軌後不管新、舊保單都要以現時利率計算,保險局不再訂定責準利率,保單預定利率由各公司決定,且資產負債都將依市價變動。
新制亦刪除「保費不足準備金」及「負債適足準備金」。蔡火炎指出,保費不足準備金在接軌後將併入剩餘保障負債,負債適足準備金是接軌前的過渡措施,接軌後就不需存在。
四壽險免費送的海外急難救助等服務,也必須提存準備金,未來恐被限縮額度或範圍。但蔡火炎表示此部分金額不高,對壽險業影響不大。
蔡火炎說,雖然接軌還有二年半的時間,但提早預告準備金辦法,有利業者將相關參數、假設、衡量方法納入資訊系統建置,有幾家大型壽險已建置完畢,今年底前整體壽險業將全數建置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