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连结:https://www.moneyweekly.com.tw/ArticleData/Info/Article/1088 ...

癌症一个让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已深刻影响现代人健康!根据2020年统计,台湾平均每4分19秒就有一人罹癌,相较2002年每8分24秒一人罹癌,增速之快,让人吃惊,癌政每年夺去超过5万1000条人命,尤其又以大肠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名列台湾癌症发生率排名前五名。
台湾因为劳健保的权益,因此很多人认为保障就已足够,不需要再藉由商业保险补足,事实上,保险是转嫁风险的工具,究竟买保险是「替未来准备」还是在「压榨你现在的生活」?
随著医疗科技进步,癌症已非不治之症,但是却像慢性病一样,积极治疗的大笔医药费、后续观察的长期照护费,都是无止尽的医疗费用,因此抗癌过程的「食、医、住、行」都需备妥足够银弹。市面上癌症险种类多元,有一次给付型,也有分次给付的传统型癌症险,民众到底该怎么挑才符合需求?
一.一次给付型:一次给付型癌症险是,只要医师确诊罹癌,即可获得一笔保险给付,有的商品针对这笔保险金,又区分「初次罹患原位癌或低侵袭性癌症」(最早期或定义为第0期的癌症)及「初次罹患癌症」2类,理赔以1次为限,理赔完保单也就无效。
若保户确诊罹患原位癌,保险公司会先给付保额10%~15%的保险金,之后保单仍有效,日后若罹患属恶性肿瘤的癌症,则再给付一笔保险理赔金;如果在保单有效期间内死亡,会给付身故保险金,且不用扣除已领取的保险金,契约满期时还活著且保单还有效,保险公司会依照累积已缴保险费给付50%保险金,且不用扣除之前已领取的保险理赔金。
目前能针对癌症提供一次性给付的保单包含重大伤病及癌症险,针对重大伤病理赔是以取得重大伤病卡就会给付理赔金,但通常需一期癌症以上,一次性给付全部保额后,该张保单就解约。
二.分次给付型:癌症险则属於疗程式,确定罹癌后,依据癌症的初期、轻度、重度三者,先领一笔初次罹癌的理赔金,之后若需要手术、门诊化疗、住院等,
癌症险理赔项目主要包括住院日额、出院疗养、手术、门诊化疗、放射线及化学治疗、骨髓移植、乳房重建等,癌症险中会有包含手术费、住院日额等,再依收据申请理赔。
早期的癌症险保单条款针对化学治疗是注明理赔注射化疗,随著科技进步出了很多口服的化疗药剂,不过,现在多数市面上的癌症险不再有此限制,民众在投保前要仔细看清楚理赔项目及相关条款。
尽管因为昂贵的新疗法出现,让一次性给付似乎更让民众接受,但还是需评估额度是否足够,专家建议在经济能力允许后,可以增加分次给付的传统型癌症险,可以辅佐转嫁出院疗养收入中断的风险,保单载明每月提供一笔照护金给罹癌保户,直到约定次数上限,例如保证给付36个月等。
三.实支实付型:实支实付医疗险必须住院才能有理赔,但由於可支应健保不给付的杂费项目,仍旧不可或缺,在经济能力许可下,规划可副本理赔的双实支作为加强。
癌症一直是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治疗方式也转为精准治疗,费用昂贵、时间漫长,若手边先有一笔抗癌金,在治疗的路上相对安心。若预算足够的族群,能买重大伤病及癌症险,或是透过实支实付医疗险来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