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7239/5966647
壽險公會今(16)日發布前11月整體業績最新官方統計,總保費收入2兆3,650億元,年減12.2%,初年度保費收入減少6.5%。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之前預估明年總保費收入恐怕繼續負成長,最糟的市場情境下衰退18%,比較好則年減8%,明年保險業顯然挑戰更高。
不過今年投資型保險商品表現亮眼,前11月初年度保費收入2453億元,占全險初年度保費收入之36.6%,去(2020)年同期投資型保險初年度保費收入則占25.1%。
壽險公會分析投資型保單強勢,主要三個原因。一是受惠於台幣對美元仍處強勢地位,二是上半年資本市場熱絡及三壽險業積極推動之影響。今年前11月投資型初年度保費收入相較去年同期增加36.2%。
另外,壽險公會表示,今年壽險業業績表現,除因受COVID-19疫情,配合居家防疫措施,業務員之銷售受影響外,傳統型保險商品隨公債殖利率走低,今年各月份宣告利率普遍走低或維持不變,因此11月傳統型初年度保費收入相較去年同期減少20.8%,初年度保費4250億元。
至於通路表現方面,壽險公會表示,初年度保費收入6704億元中,以銀行經代保代通路近3637億元占最大宗有54.25%,也是受惠投資型保單大賣的緣故。
至於壽險公司本身行銷體系2301億元占34.33%;傳統保險經紀人、保險代理人僅近766元占11.42%。銀行經代保代通路之初年度保費收入占率高於壽險公司自身行銷體系通路。
若以險種資料來看,投資型保險銀行經代保代通路與壽險公司自身行銷體系通路之比率為2.06:1,而傳統商品健康保險與傷害保險仍以壽險業自己銷售為主力。